上海财经大学2025年工程技术系列岗位人员招聘启事
报名开始:即日起
报名截至:见文内
上海财经大学2025年工程技术系列岗位人员招聘启事
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工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现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因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现公开招聘工程技术系列岗位人员,现将本次招聘的相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要求
岗位一:AI财经开发与服务中心 AI大模型开发人员 2人
(一)岗位职责
1.大模型架构设计与任务规划
主导大模型架构的设计与优化,结合 MCP(Multi - Control - Point,多控制点)理念,开发任务规划框架,确保系统能够高效处理复杂业务场景下的自动化任务;
深入理解财经业务需求,将业务逻辑转化为可执行的模型架构和任务流程,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高性能RAG系统构建
负责构建完整的RAG(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检索增强生成)系统,涵盖文档解析、向量化和生成等关键环节,提高系统的检索效率和生成质量;
集成Function Call技术,实现多工具的协同调度,使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自动调用合适的工具,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3.财经语料库建设
负责财经语料库的规划、收集、整理和标注工作。从多种渠道收集财经相关的文本数据,包括新闻报道、研究报告、财务报表等;
运用合适的技术和工具对语料进行清洗、分类和标注,确保语料库的质量和一致性,为大模型的训练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持续维护和更新财经语料库,跟踪财经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热点话题,及时补充新的语料,保证语料库的时效性和全面性。
4.技术研究与创新
跟踪大模型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为团队引入新的算法和方法,推动技术创新;
参与技术选型和架构评估,确保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先进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5.团队协作与沟通
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包括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家、软件工程师等,共同完成项目开发任务;
负责技术文档的撰写和整理,及时分享技术经验和研究成果,促进团队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二)任职要求
1.40周岁以下;
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统计学、金融学等相关专业优先;
3.具有2年以上AI大模型算法架构相关工作经验,有成功的大模型开发项目经验者优先;
4.熟悉财经领域业务需求和应用场景者优先考虑;
5.熟悉Transformer及其衍生模型(如BERT、GPT等)的原理和应用;
6.深入掌握HiAgent、Dify、MaxKB、RAGFlow等技术栈,具备独立完成系统开发的能力;
7.熟悉RAG工作原理,能够优化和提高系统的检索效率和生成质量;
8.熟练掌握Python编程语言,具备良好的代码编写习惯和代码规范;
9.了解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能够进行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和模型评估;
10.具备一定的语料库建设经验,熟悉语料收集、清洗、标注等相关技术和工具;
11.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复杂技术问题;
12.善于从实际业务场景中抽象出技术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1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团队成员有效协作;
14.具备较强的学习新技术、新业务的能力,能够接受较高的工作强度。
岗位二:AI财经开发与服务中心 协同创新人员 1人
(一)岗位职责
1.统筹推进校内AI协同创新:协调校内各学院部门开展AI协同创新项目落地、推动AI技术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参与AI融合项目业务需求分析、组织创新项目申报与研究、协同AI开发团队推进创新项目落地与应用;
2.推进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创新构建校内外协同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AI项目管理规范与流程制度、协调解决协同创新项目复杂疑难问题;
3.推进校企/校地合作模式创新:开展校企/校地合作模式创新、推进校企/校地合作项目落地、积极开拓校外协同创新资源;
4.匡时财经教育大模型应用推广:推进匡时财经教育大模型在校内教学科研中深入应用、推进匡时财经教育大模型在财经高校辐射应用、收集分析匡时财经教育大模型应用中各类问题并推进大模型优化升级。
(二)任职要求
1.40周岁以下;
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统计学、金融学等相关专业优先;
3.具有2年以上人工智能创新项目产学研、校企合作相关经验优先;
4.熟悉大语言模型基本原理及在财经领域应用场景;
5.熟悉财经业务知识,能够与财经领域企事业单位及专家进行有效沟通;
6.具备较强的数字化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有效推动项目落地;
7.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校内外各类单位及人员有效沟通,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8.具备解决复杂疑难协同问题的能力,能够接受较高的工作强度;
9.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学习新技术、新业务的能力。
二、招聘程序
(一)材料报送
1.请于2025年7月22日前将电子版简历发送至人事处邮箱,标题“姓名+应聘职位”,邮箱:renshike@mail.sufe.edu.cn。
2.申请岗位时,每一位应聘者仅可申报一个岗位。
3.应聘人员报名所提供的个人信息需完整、真实、有效,如有不实,由此造成的取消报考资格等后果由个人承担。
(二)资格审查
学校对应聘者实施资格审查,通过者方可进入后续流程。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若在任何环节发现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将即时终止其应聘进程。请应聘者确保本人条件符合岗位要求。
(三)考核形式
学校通过笔试、面试、部门复试等多种形式对应聘人员进行考试考核。根据考试考核结果,择优录用。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三、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1-65904196
联系人:朱老师、张老师
四、特别提醒
本次招聘考试无官方辅导用书,不组织或委托任何辅导培训,提醒应聘人员保持警觉,切勿上当受骗。
© gaoxiaoqiuzhi.com 高校人才招聘信息网 版权所有